甭管你唱涨还是唱衰,基本上对土地财政影响房价的观点都不怀疑,也正因为各地土地财政依赖性过高,导致地方很难从心里去主动稳定房价。这个是很好理解的。
可是这事儿很奇怪,当你一旦上瘾后,就像那什么瘾发作一样,很难摆脱掉。你从心里即使希望摆脱,但是你的身体也受不了,几乎会到一种无法控制的地步。如果靠自律,太难了,所以必须强制戒掉。
这么多年来,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指导下,在稳定房价大局下,我们看到了房地产调控的变化,看到了市场的变化,看到了投资逻辑的变化,大多数购房者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变化,也逐步适应了这种变化。所以,在买房时心态是有调整的,不再急躁冒进,不再轻信什么买即涨,买即赚。因为全国房地产市场严重分化,没有什么普遍涨与跌。
所以,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调控的重要性,哪怕今年再苦再难,我们的调控也没有因此而放松放开,这就是调控的定力和执行力,因为我们深深知道,一旦调控放开,以前所有的成果或毁于一旦,这种预期的象征性影响远比实际还要大。因为有些人一直期待着或幻想着调控会放松放开,如果成真,那岂不是更嚣张了?他们又可以叫嚣调控无用了。
正因为我们知道今天的调控成果来之不易,我们才更懂得过去的问题需要防治,而不是置之不理。上瘾后如果放任自流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人就废了,但是如果强制干预或许还有救。
这就好比我们的调控,其实房地产问题是一直存在的,这也就为调控创造了发挥空间的余地,目的就是规避风险,让市场确保稳定,不稳定还谈什么其他?而调控有没有效果还在于执行力和持续度,今年你很好地看到了调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。
这时候就有人说了,你看房地产市场很健康吧,楼市没有问题吧,如果真有问题早就出问题了,甚至认为楼市很健康,没有泡沫。
前段时间,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就表示,不要任何时候都要污名中国房地产市场。“因为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,他们有很多困难,但目前为止我个人觉得并没有泡沫。”一个教授居然不懂得,出不出问题跟有没有泡沫是两码事。楼市今天看似好好的,他不知道是因为调控一直在起作用,但不代表背后没有问题。就像一个病人,你看他好好的,那可能是因为有药在控制着。
我们不能否认房地产的贡献,也不能否认房地产未来的潜力,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他的问题,要正视问题,更要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,不能讳疾忌医,否则害人害己。
11月30日,证券时报报道称,银保监会郭树清喊话,房地产是现阶段金融风险最大的“灰犀牛”。近日,他在《远景目标建议》的《辅导读本》发表文章《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》。郭树清强调,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。文中指出,房地产与金融业深度关联。目前,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的39%,还有大量债券、股本、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。可以说,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“灰犀牛”。
是不是一听房地产是最大灰犀牛有点害怕?其实不用紧张。没有那么害怕,因为调控在发挥作用,而且持续、稳定的调控已经让房地产的风险在逐步弱化。郭树清之所以提这句话意味着当前人们的认识还不足,特别是房地产被过度金融化后,蕴藏着很多危机,举例说来,最近长租公寓屡屡出问题就是跟金融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。难怪,郭树清提醒,收益永远和风险成正比。古今中外,总有人盼望能以更低风险获取更高收益,但规律不可能打破。承诺低风险高收益就是诈骗。
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诱发风险。但如果站在更高角度看,这些年房地产去泡沫化还是有一定成绩的。11月19日,郭树清在《求是》中发表文章称,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。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“灰犀牛”。近年来,各地区各部门根据“房住不炒”和“一城一策”精神,优化金融资源配置,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。2019年与2016年相比,房地产贷款增速下降12个百分点,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。既满足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的正常需要,又避免因资金过度集中出现更大风险。
这是调控的成绩,一方面提房地产风险一方面又提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,是不是矛盾呢?不矛盾,这正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复杂环境,足以证明调控是正确的,是可以继续保持稳定持续政策的,但同时绝对要注意不能松懈,因为一旦松懈,后果可能是,房地产风险的灰犀牛。
这也是提醒地方,一定要把风险当回事,但也不要被风险吓坏,只要严格落实调控,加强监管,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。好好想想,今年为啥很多大房企都面临着巨大负债压力甚至垂死挣扎?这都是因为之前的病留下的祸患。有病就得治,抓紧治。
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: 5855973@qq.com
关于我们| 客服中心| 广告服务| 建站服务| 联系我们
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。